2021年高考反思

对自己学习成果的评价

2021年高考结束了,结果也已经大体尘埃落定。我终于不得不面对自己的一个个选择所带来的命运。在反思高中学习过程的时候,我发现一个重大问题。我基本上一直用这三个假设面对学习:

  1. 一个人生来就必定有一个其擅长学习的知识领域。
  2. 只要选取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艰涩的知识也会变得简单。
  3. 一个人想要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只需扪心自问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这些知识。

在追溯这三假设的来源之前不得不说,这三条假设写出来一看真是错得离谱。第一条根本没有任何科学实验证实,因为「擅长学习」本来就是未定义的。当然在这里不是,因为已经被第三条定义了。第二条虽说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是仔细一想就会发现:各种学习方法之间的学习效果根本没有纳入考量的范围内(就算考量投入产出也会用第三条吧)。难道单凭「简单」就算是正确的学习方法吗?第三条是最离谱的:「扪心自问」能问出什么来?是10%的理解还是50%的理解又或者是100%的理解?更不用说对于「是否理解」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完全主观的。我今天觉得理解了,很可能明天忘了一部分又或者看到一道难题,就又觉得自己不够理解。如此糟糕的评价标准还支撑着另外两个假设,这直接就让我这整一套学习假设彻底地失败了。

然而不幸的是,我一年多来一直秉持着这样的态度指导自己的学习。原因很简单:学习本来就是一件很艰辛的事情。无论是3Blue1Brown做的可视化科普视频,还是费曼对物理学的精彩表述,都只不过是科学自身美感的表现。问题在于学生的目的是成为那个画家(不论其能不能画出名画),而不是名画前的观众。能欣赏一幅画自然能激发一个人学习画画的决心,但是如果他只想着欣赏别人的画作却懒得自己动笔,他永远也当不了画家。而我以前正是这样的人。每个人没有外界附加条件下,都会默认选择懒惰、舒适。结果我就走进了我给自己树立的那三条互相佐证的圈子里,在没认清形势之前,面对别人的劝说一时走不出来了。

至于这三条假设是怎么形成的,我也已经说不清了。事实上这并不是那一天忽然听说或想到的,只是长期的心理暗示的结果。从高二开始我就乐于在网上看各种优质的科普视频(是的很优质,但它终究还是科普)以及自己探究各种难以理解的物理概念。但不止这点。我之前或许也提到过,我很看重「自我认同」,并且觉得这是解决一切内卷问题的良药。那种所谓的,一个人只需要认清楚自己的人生价值并为之努力,即便是粗茶淡饭也「不改其乐」的You only live once(你只活一次/及时行乐)的思想深深影响了我。这就是我把「扪心自问自己是否理解」当成评价标准的根源:我讨厌追求那些「世俗的」分数,因为那些都是身外的评价。但是我却没意识到,「自我」也是会变化的,就像是一年前这时候的自己肯定也想不到有一天他会因为高考和大学这种「世俗的事情」而发愁吧。现在我明白,生活不是一条笔直的单行道,而是一个复杂的、永远都在自我折叠的迷宫。

那么以后如何防止这样的情况呢?其实很简单:多审视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方式,仔细分析这样的评价方式是否可靠:是否有较高的稳定性?在各种情况下能不能保持一致?是不是正在循环论证,让自己自我感动?

对效率的追求

现在想起来,我在高中时期考试时的速度和平时写题的速度之间差异巨大。尤其是理科以及文科的作文。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无非就是我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涣散。但是高三后期考试考多了,考年级内的周测都开始逐渐放松下来。

对远景目标的敏感度

如果回到刚入高三时一个我不想写作业的下午,我可能会劝那时候的自己:你一年以后就要高考了!可是这多半是徒劳的,因为当时我是这么看待这个问题的:高考是远在一年后的事,而眼下我不要两个小时就能折腾完这个平板,这么微不足道的小事又能引起什么后果呢?

这就又是一个我的问题:对远景目标的敏感度低。

对某件事是否值得做的评估

我也打着「为了自己好好学习」的名号做过很多事情:额外买了台平板,说要拿来在家里看网课和课件;破解平板,说是让自己查资料;逆向平板教学App,说是让自己能在别的手机平板Kindle上随时随地学习。然而,这些事情基本上都没按照预想的方向发展。其实当时的自己并不是不知道这些可能的后果,但是就是有意无意忽略了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