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意志
想象你正站在早餐店的柜台前,你看上了一个巧克力蛋糕和一个水果沙拉。而你身上的钱只够你买其中一个。你正犹豫该买哪个:巧克力蛋糕更美味,而水果沙拉更健康、更能帮助你保持体型。最后,你选择了巧克力蛋糕。此时,你开始回想刚才发生的一切,并开始担忧自己的体型。你有些懊悔,觉得你本来可以选择水果沙拉的。这里的「本来可以选择」是什么意思?这个想法引起了你的注意。你好像是想要说,没有什么阻碍你选沙拉。但是,难道放弃美味的蛋糕还不算是一种阻碍吗?如果在加上一个前提:你之前好几天都买的是沙拉而不是蛋糕,那么选择蛋糕是不是就是你不得不做的了?好像仍然不是,你仍然觉得你拥有自控力,可以在为了自己体型的考虑下选择沙拉。不过你当然也会在为了自己的享受的考虑下选择蛋糕,你最后不是仍然要从这两个中作出选择吗?我们开始怀疑,如果我们进一步追溯下去,选择蛋糕有一个合理而充分的解释,也就是说选择蛋糕是由作出选择的那一刻前你的所有经历所决定的。这种观点被称为「决定论」。与决定论相对的就是自由意志。这种说法认为自由意志影响着我们的思想,而使我们所有的思想都带有随机性。
可以看出,决定论是出自我们对自身思考的反思。如果你认同决定论,那么就好像是在说你所有的思想都是有原因的,如果一切都重来一次,你还是会那样选择。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是荒谬的,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还有什么意义呢?不过,我们反思的目的当然不是要扭转过去。反思的原因当然是出于对未来的考虑。你可能还会想,因为我们所有的想法都是有原因的,这可以推出它们都是合理的,但是我们常常不这么想。不过,我们之所以有时回忆起自己的想法时认为有些不合理,也是因为我们在考虑未来,我们希望以后的那个自己能够作出合理的决策。
我们还需要更加深入地思考一些情景。假如你在犹豫时,身边出现了一个人拿枪对着你,要求你选蛋糕。你是否就觉得,这时你就不是「本来可以选择」了?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时你正面临着生命上的威胁,所以你不得不被迫选择蛋糕。但是,难道一开始的情景中,你就没有受到威胁吗?你不明白蛋糕会让你发胖吗?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好像只是生命威胁更加重要。事实上,「本来可以选择」这样的说法是相对的。再考虑一个情景,没有人威胁你,但是把水果换成香烟。这时你觉得自己的决策更加「自由」了吗?可能对于大多数不抽烟的人来说并不是。你如果选了香烟,就面临得肺癌的风险。虽然不及生命威胁那样重要,但也比发胖的威胁重要多了。现在我们换个角度想想,在上面所说的三个情景中,似乎你的思想的「自由度」根本没有区别。尽管别人可以拿枪对着你,但是他仍然无法左右你的思想。如果你不认识枪,那么他就根本无法强迫你。
我们常常说「本性」这个词,它指的是什么呢?它说的似乎是在没有外界因素影响的条件下,人们自主作出的选择。这和我们上面所讲的有些矛盾。你可能会说虽然选择蛋糕还是沙拉是由它们是否让人发胖决定的,但是选择好吃的和让人发胖的食物这一点是由你自己选择的。然而,你对「好吃」和「发胖」的理解也来源于外界。我们开始怀疑人是否真的有「本性」可以唯一地与其他人区别开呢?还是说,本性也是被外界影响所造成的?
如果事实真的是这样,你会发现你自己其实不是「自由」的。要想无形地控制一个人,只要从他出生开始就控制外部输入的信息就可以了。到底什么是自由呢?仔细思考对自由的理解,就会发现有很多我们称作「不自由」的决策其实也是完全自由的,没有任何人能从思想上阻止你作出其他选择。但是从刚才的分析来看,我们的决策都是由目的决定的,而目的就是从你的经验中产生的。这样一来,无论在什么情景下作出的决策都是决定好的。那么,我们到底是怎么理解自由的呢?
有人对「自由」的解释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内心与外在的冲突决定了我们是否自由。但是显然这是有问题的,如果没有外在,我们也不会有自己的思维和经验,更不会有「内心」了。我认为,关键在于我们作出决策时的目的。我们能够感受到有一些决策的目的更加稳定。(待续)